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智游青浦 - 游玩攻略 - 攻略详情
朱家角古镇西临淀山湖、小淀山,北环大淀湖,占地面积约47平方千米,犹如淀山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,拥有上海“威尼斯”的美誉。2004 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;2006年荣获“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 50 个地方”金奖;2007年被评为“国际花园城市”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(村)”;2010 年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旅游实践示范区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,欣然题写“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”。
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,朱家角镇内外河道纵横,襟带东西,淀浦河、泖河直通黄浦江。自古舟楫便利,早在三国时期(220 —280)就有村落,宋元时期便成集市,“千年古镇”所言非虚。明万历年间(1573—1620),朱家角成为繁荣大镇,得名“珠街阁”,又称“珠溪”,曾以布业著称江南,号称“衣被天下”。清末民初,朱家角米商业之盛已为周围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镇上以北大街、大新街、漕河街为商业中心,店铺林立,南北百货,各业齐全,又有“三泾(朱泾、枫泾、泗泾)不如一角(朱家角)”之说。
21世纪的朱家角古镇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 风格和民俗民风,以其“水之美,桥之古,街之奇,园之精”尽显江南水乡之韵。古镇九条老街依水傍河,千余栋明清建筑临河而建,36 座古桥横跨水上,古风犹存。漕港河穿镇而过,将朱家角分成两半,北岸井亭港,南岸北大街,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,花岗岩 石的街面,名胜古迹随处可见:“一桥、一街、一寺、一庙、一厅、一馆、二园、三湾、二十六弄”。熙熙攘攘的北大街,涵大隆酱园、童天和药号、江南第一茶楼等百年老店云集,阿婆粽、扎肉、熏青豆、酱菜等美食荟萃;放生桥、泰安桥、廊桥和永丰桥等几座小桥造型别致,各不相同;还有城隍庙、圆津禅院、课植园、席氏厅堂、大清邮局、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、人文艺术馆等众多知名景观。游客既可以乘坐小船,泛舟水上,在青砖白墙间感受古老水乡的静谧,也可以徒步而行,体验沿街热闹非凡的民俗风情。我国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,到此曾为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格局而迷恋,为清淳幽静、处处可画、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。这里更被人誉为“沪郊的好莱坞”,许多影视导演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,一次次地搬上银幕、电视,朱家角一时成为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。
“小桥流水天然景,原汁原味明清街”。朱家角古镇是一个活着的古镇,原住居民和新移民、传统商业和新商业形态以及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碰撞,造就了朱家角古镇今天独特的人文生态。
电话:021-59240077
门票:古镇免费开放,参观古镇内景点及游船可购买景点联票。四景 点联票(不含游船)30元,八景点联票(不含游船)60元,八景点 联票(含游船)80元
交通:轨交17号线朱家角站 、公交朱家角9路、青商线、青枫专线、青金线、松朱线;沪朱高速快线
开放时间:古镇全天免费开放,收费景点 : 8:30~16:30
放生桥横跨于镇东漕港河上,长72米、高7.4米、宽5.8米,是上海地区最长、最大、最高的五孔石拱桥,被称为“沪上第一桥”,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该桥由慈门寺僧人于明隆庆五年(1571)募建,清嘉庆十七年(1812)重建。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,当地僧人都要在桥上举行放生仪式,放生桥由此得名。
放生桥构造精巧,形状美观,是朱家角十景之一。当年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桥,极不容易。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,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,材料大大节省,这对当地缺乏矿山资源,造桥石料全靠外运来说是十分经济的。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,加强拱石间的联系,使薄墩桥更为坚固。由于墩薄,加上桥拱自然递增,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,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,显得雄伟而不笨重。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,龙门石上镌有盘龙 8 条,环绕明珠,形态逼真;桥顶四角蹲着石狮 4 只,仰头张嘴,栩栩如生。中间有竹节望柱,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。长方形板式桥栏,四角方整,棱角分明。桥壁柱石上刻有一幅清晰的24字楹联,描绘了当年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,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。桥东建有碑亭,供行人憩息,临水筑以石驳,凿以锁缆孔,为舟楫停泊所用。
北大街沿曹港河展开,一端紧邻放生桥,另一端与美周弄相交,是上海地区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明清老街,2008年被认定为“上海特 色商业街”。北大街自明清以来就是朱家角乃至整个青浦的商业中心,“长街三里,店铺千家”,林立的店铺屋檐相连,占在街角上仰望智能看见一线天空,所以又称“一线街”。
时至今日,北大街仍然是朱家角最热闹的街道,尤其是节假日的白天,狭窄的街道上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。作为朱家角最传统的商业街,北大街上店铺林立,不仅有丰富的特色小吃可以一饱口福;沿街还分布着很多小资店铺,处处透出中国式的、古朴的市井气息,是休闲、购物的好去处。
朱家角城隍庙为青浦城隍行宫,原庙址在镇南雪葭浜,清乾隆二十八年(1763)迁至今址。整座庙占地约7亩(约4600平方米), 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,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好,于1992年恢复对公众开放,后陆续修缮。
现存城隍庙坐西朝东,正门面对市河,临河筑有照壁。庙内殿 宇基本沿中轴线布局,轴线分明,纵横对称。中轴线上,从八仙照壁始,有石狮、头门、戏楼、宝鼎、大殿、寝宫,两侧配以廊庑等。大 殿里供奉着城隍老爷和夫人的泥塑,各殿飞檐凌空,斗拱交错,整个布局,疏密有致,气势雄伟。
城隍庙内有三宝:古戏台、大算盘和百年银杏树。大戏台建于光绪七年(1881),堪称“江浙无双,两广不二”。 戏台飞檐翘角,精美绝伦。台中有八卦藻井,利 用 160 只 斗拱装饰而成,以二龙戏珠盘旋其中。演出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回声共振效果。大殿门楣高悬一副大算盘,上面拨的吉祥数字寓意“六六顺、八 方平安、九九归一”。
尚都里是朱家角古镇独具特色的现代商业中心,餐饮、酒店、休闲、创意店铺错落,现代文化气息浓厚。尚都里会定期举办各类小型创意集市、独立音乐人演出等;季度性举行大型高端发布会、品牌展示、艺术设计展览、艺术品拍卖等活动,成为青浦区的又一休闲娱乐胜地。
电话:021-59247999
开放时间10:00~21:00
朱家角安麓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,是安麓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度假酒店,由国宝级古建匠人、马来西亚建筑及室内设计师冯智君先生与澳大利亚灯光设计团队The Flaming Beacon设计。酒店以被誉为明代(1368—1644)“江南第一官厅”的五凤楼及晚清戏台为核心,精选上百种、近万株的植物作为装饰,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丰富灵动的层次感,表达出“春花、夏绿、秋色、冬枝”的色相变化。
五凤楼作为朱家角安麓的酒店大堂,被誉为明代徽派古建 “江南第一官厅”。五凤楼形制宏伟,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,门宽近4.5米,廊高约10米,可容纳上百人雅聚。其形制高大巍峨,建造工艺极其复杂,又耗费金钱,宋代(960—1279)以后极其少见,留世则更少。古戏台位于五凤楼广场的正南方,是举行各类社交活动与戏曲堂会的场所。建于清朝(1636—1912)晚期,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。古戏台前的两棵宿根美女樱,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都把古戏台衬托得格外古韵悠然。
酒店共有35间别墅客房,每间都配备了完善的设施设备以及贴心的管家服务。客房屋顶全部处理为乌篷船的拱形造型,富有优雅的感觉,于无声处提醒众人身处江南水乡。此外,酒店还拥有融合地方特色的全日餐厅、6间私宴包房、中式小食吧、图书馆、雪茄吧、太极馆、中药坊、水疗及会议活动设施。
电话:021-59237777